【天商优秀集体】凝聚为育人 进取结硕果——记365体育直播:2017年度“五比双创”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作者:马葆菁  编辑:王琳  发布时间: 2018-11-20 浏览数:

他们敢于创新,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因材施教。他们以校为家,潜心做学问,节假日依然在实验室穿梭。365体育直播:2017年度“五比双创”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持续为365体育直播: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为先 育人为本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承担着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任务,每位教师每年承担的课时量几乎都超出教学任务的两倍。钻研教材,确定目标,分析学情,评价实施——这是他们最基本的备课流程。系里任何一位教师从未因早已将知识熟记于心而懈怠。针对大学生信息来源广、听课效率低的问题,团队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增加互动环节,将寓教于乐教学理念贯穿课堂。面对代沟问题,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学团队与学生社团联合,开展“点亮希望灯,指引方向路——博士讲坛”,十年来坚持承办“艾尔森”杯冰淇淋创意大赛等,走进学生中间。柴春祥老师坦言:“代沟与社会发展状况有关,我们会主动去了解学生,同时反思自己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做到教学相长。我们也会做好言行示范,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

课堂教学之余,食品科学与工程系21名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在一线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大创项目指导、学生社团引领等方面主动发力,对学院优良学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任务繁重,他们却乐在其中。对于报名参加科技比赛的学生,教师尽心尽力,提供专业问题上的帮助。该系学生参加2016京津冀大学生食品节,取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学生也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和创业大赛天津市金、银奖。

躬身科研 建设学科

除正常教学活动外,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团队还倾心于专利研究、撰写论文和项目研究等。近5年,团队在系主任胡志和的带领下,加之老师们常年不辞劳苦工作的积累,团队在科研方面获得累累硕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12项,已完成项目10项,在研项目10项。被SCI、EI、CSCD等期刊收录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项,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1项。

经过不懈的努力,团队也逐渐打破实验条件限制,开始筹建并建设独立实验室。2015年,团队参与建设的食品与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团队参与完成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评估和验收。2016年, 团队参与的“农产品贮藏加工新工艺及相关机理研究”市级创新团队项目完成结题验收。时至今日,现有实验条件超过其它高校,可以承担课程、科研、大创等各类实验。

专业课程设置上,团队每四年修订一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开设新课程。选用教材绝大多数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者精品教材。自主编写的7部教材,其中市级精品课程《食品技术原理》和校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的编写更是融入全体教师多年教学科研心得,《食品技术原理》课件获教育部优秀奖。专业建设方面,团队拥有天津市品牌专业1个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年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打造团队 共创未来

团队积极响应学院党委的“领航工程”活动,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中心工作,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师生,推动专业发展。为了让年轻教师迅速适应团队工作节奏,系里统一配备指导教师,通过观摩教学等方式带动成长成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谭津、薛璐老师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薛璐老师入选365体育直播:“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陈金玉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连喜军、谭津老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等。近年来,团队成员中1人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1人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1人获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天津商业大学校十佳教师称号,2人获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1人获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6人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6人天津商业大学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团队曾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团队获“第四批校级教学团队。

积极参加同行间的教学、学术交流和学科竞赛是团队保持“年轻”的原因。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与理学院统计系联合开展教师科研团队合作工作启动会,团队积极吸取其他学院创新型党组织促进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经验。随后,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与统计系共同搭建了微信交流平台,联合申报项目,对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点对点的交流。拒绝闭门造车,向他人取长补短是他们“常青”的秘诀。

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团队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形成学科专业特色,并为博士点建设而努力。同时,团队将为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使自己的科研成果投入到实际生产中,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中国梦实现贡献团队力量。(校报记者 马葆菁)